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06篇
  免费   3414篇
  国内免费   4361篇
耳鼻咽喉   601篇
儿科学   565篇
妇产科学   939篇
基础医学   5072篇
口腔科学   578篇
临床医学   8420篇
内科学   6487篇
皮肤病学   768篇
神经病学   1007篇
特种医学   16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3149篇
综合类   16080篇
预防医学   7531篇
眼科学   570篇
药学   6592篇
  53篇
中国医学   5515篇
肿瘤学   4295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695篇
  2022年   811篇
  2021年   843篇
  2020年   1023篇
  2019年   1076篇
  2018年   618篇
  2017年   1003篇
  2016年   1335篇
  2015年   1417篇
  2014年   2534篇
  2013年   2771篇
  2012年   3738篇
  2011年   4357篇
  2010年   3948篇
  2009年   4163篇
  2008年   4598篇
  2007年   4128篇
  2006年   4200篇
  2005年   4822篇
  2004年   3516篇
  2003年   2700篇
  2002年   2386篇
  2001年   2310篇
  2000年   1812篇
  1999年   1446篇
  1998年   1212篇
  1997年   1133篇
  1996年   1063篇
  1995年   904篇
  1994年   816篇
  1993年   539篇
  1992年   542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88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为探究建植密度和施氮对老芒麦种子生产的影响,本试验以新疆农业大学老芒麦品系DJ-01为试验材料,通过裂区试验设计,设置密度处理2个:高密度(715 200株/hm~2)、低密度(25 8700株/hm~2),下设5个不同施氮水平:0 kg/hm~2、30 kg/hm~2、60 kg/hm~2、90 kg/hm~2、120 kg/hm~2,共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三次重复。结果表明,建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老芒麦种子生产株高、茎粗及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指标具有显著影响;低密度处理较高密度可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同一密度条件下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每小穗种子数及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指标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显著提高老芒麦种子产量,在90 kg/hm~2施氮水平下老芒麦种子产量最佳。综合分析表明在试验区适宜老芒麦种子生产的条件为建植密度258 700株/hm~2,施氮水平90 kg/hm~2。  相似文献   
102.
应用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鉴别来源不明的胎儿标记染色体,明确其遗传物质的来源,并探讨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讨论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 syndrome,PKS)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此类罕见染色体疾病的认识。该病例因在妊娠中期超声发现胎儿异常而行羊水穿刺进行CNV-Seq检测,同时分析胎儿和父母的核型。羊水CNV-Seq结果示该样本12号染色体p13.33-p11.1处检测到拷贝数为3.5、片段大小为34.70 Mb的嵌合重复区域;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7,XY,+i(12)(p10)[58]/46,XX[42],综合上述结果考虑为PKS。通过结合超声结果,综合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CNV-seq技术能准确确认染色体异常片段来源,在产前有效诊断PKS患者。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以及其敏感细胞株;分析其生物碱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海南地不容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的基本构效关系。结果MTT结果显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对人肝癌Hep 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值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各给药组分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结构中的1,2-亚甲二氧基、N-亚甲基等取代基以及其化学结构的平面性对其抗肿瘤活性有重要影响。结论海南地不容中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其敏感细胞株均为乳腺癌细胞MCF-7;通过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的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其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结构易于抑制DNA拓扑异构酶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4.
105.
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反流导致的黏膜损伤与Barrett食管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DNA损伤及修复过程直接参与了反流导致的黏膜损伤修复,并可能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已有临床试验证实胃食管反流可直接导致食管黏膜的DNA损伤修复,部分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蛋白能调控食管上皮细胞肠化生。因此,从胃食管反流病产生的DNA损伤应答来深入研究Barrett食管的发生机制,从分子水平防治Barrett食管是临床研究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近年胃食管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的证据及与DNA损伤应答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的基因芯片数据,初步鉴定与哮喘相关的基因以及治疗哮喘的潜在药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GSE74986基因芯片,使用GEO2R分析得出差异表达基因,采用Morpheus制作差异表达基因的热图;通过DAVID 6.8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使用String 10.5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基因。进一步使用Cytoscape 3.6.1的插件MCOD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模块分析。通过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筛选治疗哮喘的小分子药物。结果:筛选出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9个上调基因和481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过程与通路主要富集在染色质沉默、核糖核酸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调节、蛋白质转运、信使核糖核酸加工、核糖核酸剪接以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核糖核酸转运、髓样分化因子依赖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共得出9个核心基因,包括T-复合蛋白1θ亚基(CCT8),T复合物蛋白1α亚单位(TCP1),26S蛋白酶调节亚单位S10B(PSMC6),热休克蛋白90α(HSP90A) A1,细胞周期蛋白C(CCNC),HSP90AB1,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6(PSMD6),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USP14),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得出2个重要模块,模块里的基因主要涉及剪接体和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蛋白修饰以及核糖核酸修饰等生物过程。治疗哮喘的潜在小分子药物有茴香霉素和金雀异黄素等。结论:差异表达基因和核心基因促进了对哮喘发病分子机制的理解,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了潜在的基因靶标与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检测分析被诊断为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的三个中国家系内的基因突变。设计 基因研究。研究对象 三个中国XLRP家系共27位受试者(其中18人为男性)。方法 由同一医生收集家系成员的详细临床资料并进行眼部检查,采集三个家系的先证者及有条件采血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扩增RPGR和RP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区序列,包括RPGR基因15号外显子开放阅读框,产物直接测序进行突变分析。主要指标 临床特征及基因测序结果。结果 基因筛查证实了两个RPGR基因的新型无义突变(c.1541C>G;p.S514X 和 c.2833G>T;p.E945X) 及一个错义突变(c.607G>C;p.A203P)。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家系3患者在接近ORF15下游位置存在突变,这种突变导致视锥细胞功能的早期丧失。ORF15无义突变的女性携带者临床表型重,呈现出部分显性遗传的特点。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三种RPGR基因的新型突变,这一结果扩展了RPGR的突变谱及表型谱。  相似文献   
108.
就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历史知识年代久远,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仅凭单一的灌输式模式开展教学,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不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认识。在此背景下,新课程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换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